
普陀六橫船舶修造業逆勢上揚前三季度產值54億元
2020-11-12 08:17:46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船舶修造是普陀六橫的重要支柱產業,今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船舶修造業仍逆勢上揚。今年前三季度,六橫各船舶修造企業共交付新造船舶11艘,完成船舶修理646艘,其中外輪修理量繼續穩占全市的半壁江山。前三季度實現規上船舶工業產值54.26億元,同比增長44.5%。
六橫船企產值的增長很大程度受益于今年國際海事組織實施的“限硫令”,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都接來大批脫硫塔改裝業務訂單。雖然訂單滿滿,但年初受疫情影響,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的許多員工回家過年后不能如期返廠,直接影響企業工期。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幫助下,公司通過包機、包車、包船、包專列等“四包”接送服務,使4767名工人平安返廠,確保了所有訂單按時順利完工。
為了高效高質地完成訂單,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不斷優化工時管理,提升工藝工法,涂裝、焊接、精控等工作效能得到明顯改善,達飛13800TEU系列、馬士基G系列、地中海系列等部分系列脫硫改裝船船期同比縮短10至20天。
“今年產值增長主要由造船和修船兩大塊業務組成,期間我們也在不斷推進智能制造工作,深化5G+和經營生產的融合,加速‘5G+船舶造修智能化’一期計劃項目落地,深入探索船舶行業基于5G+的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逐步打造‘智慧廠區’。”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華介紹,在5G+的工業互聯網支持下,“AR遠程檢驗”、大型船舶艙室“無人機近觀檢驗”等技術讓船舶修造工作更高效省時,為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也帶給客戶更好的體驗,修船業務“回頭客”比率達到91%。
據了解,除了船舶修造企業的逆勢上揚,前三季度,六橫火力發電、港口物流業、商貿服務業等也漸入佳境。其中,國電海上風電今年發電形勢良好,三季度累計發電4.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2%,實現產值1.72億元;武港碼頭鐵礦石三季度累計吞吐量達2548萬噸,同比增長14.2%;商貿服務業的形勢逐漸好轉。
“今年,我們在全力推動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還成功引進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項目和氫氣制取加注項目,并與中山大洋電機、氫車熟路聯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率先投運全市首條氫能公交示范線,加快氫能產業生態的閉環建設,拓展氫能在各領域的實際應用。”六橫管委會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四季度,六橫將重點推進LNG接收站、海奧可再生資源利用項目等前期工作,盡早釋放投資潛力。同時,全面落實各類企業扶持政策,切實解決企業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拓寬企業融資、用工、技術渠道,不斷向企業問計、問需、問難、問策、問效,加強“三服務”力度,進一步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創造全年經濟社會發展新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