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島造船時隔45年再獲希臘船東散貨船訂單
隨著全球新船訂單持續低迷,日本大島造船不得不放棄堅持了數十年的策略,再次承接來自希臘船東的散貨船訂單。
據日媒報道,大島造船近日已經獲得了希臘船東的1艘82000載重噸Kamsarmax型散貨船。雖然過去幾年來希臘船東一直在購買大島造船建造的完工散貨船,但這將是大島造船過去約45年來首次直接承接希臘船東的新船訂單。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大島造船因為希臘船東散貨船訂單導致的索賠和建造工程混亂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不與希臘船東合作的策略,以維持“穩定高速建造大量散貨船”的優勢。
大島造船是日本第三大船企,專門從事3萬至10萬載重噸級散貨船的建造業務。而希臘船東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以散貨船為主力,原本應該是大島造船的重要客戶。
然而,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航運衰退期間,大島造船曾經收到多家業績惡化的希臘船東的意外投訴,迫使大島造船接受降低船價、延期交船等等苛刻條件,大島造船也因此支付了高額“學費”。特別是由于船東原因而導致的延期交船,對于大島造船而言非常致命。
大島造船最大的優勢就是效率,僅在長崎縣西海市的大島工場每年就能高速建造40至50艘散貨船。因此,與其他日本船企相比,幾艘船的延期交付會給大島造船整體建造工程帶來嚴重影響,甚至會動搖其獨特的經營模式。
另一方面,大島造船早已在歐洲建立了良好的客戶基礎,與挪威、丹麥等北歐船東密切合作。同時,大島造船還培養了中國臺灣、東南亞和美國等地的船東作為長期客戶,因此就算不在希臘開展任何銷售活動,憑借其他地區的訂單,大島造船也能夠確保其手持訂單工作量。
盡管如此,對于目前的大島造船而言,選擇恢復與希臘船東的合作,顯然是在目前不尋常的商業環境下的無奈之舉。
由于市場低迷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今年全球散貨船新船訂單量極為疲軟。日本國內的航運公司僅在有長期合同的情況下訂造專用散貨船,或是訂造新船滿足核心船隊進行最低限度的替換需要。而在海外,與大島造船關系密切的歐洲船東已經轉向中國船企,大島造船難以依賴長期客戶的穩定訂單,因此不得不重新進入希臘這一巨大的市場。
日本造船業人士認為,大島造船重返希臘市場,其影響可能會改變日本造船業版圖。大島造船所擁有的高速連續建造能力,對于過去幾十年來長期從事希臘散貨船建造的其他日本船企而言,顯然構成了威脅。
與此同時,大島造船正在與三菱重工協商收購香燒工廠。如果大島造船能將作為日本國內規模最大船廠之一的香燒工廠納入麾下,其散貨船建造能力將可以擴展到好望角型船領域,日本造船業因此也在密切關注大島造船的動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