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伯羅特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最終花落大宇造船
德國集運巨頭赫伯羅特價值近10億美元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終于正式敲定,大宇造船以每艘僅1.63億美元的低價成功接單。
赫伯羅特宣布,在大宇造船下單訂造6艘LNG動力235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總價值約10億美元。新船將在2023年4月至12月間陸續交付,配備節能的高壓雙燃料發動機,可以使用LNG運營,但也有足夠的油箱容量可以使用常規燃料。
與此同時,大宇造船也在12月23日證實,承攬赫伯羅特的6艘集裝箱船訂單,總價約為1.08萬億韓元(約合9.79億美元)。這相當于每艘新船造價低至僅1.63億美元。
赫伯羅特補充稱,已經為這項大規模投資確保了融資。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指出:“通過投資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我們不僅能夠降低艙位成本,提高我們在歐洲-遠東貿易中的競爭力,而且能夠在船隊現代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此外,我們還將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該公司稱,這批超大型集裝箱船將作為其所在的海運聯盟THE Alliance的一部分,部署在亞歐航線上。
此前有報道稱,赫伯羅特的集裝箱船將采用開創性設計,安裝由高錳鋼制造的180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艙,而非GTT的薄膜式燃料艙。由于使用這種新型燃料艙材料,每艘船最多可節省200萬至300萬美元成本。
如果屬實,赫伯羅特的新船將成為全球首艘高錳鋼LNG燃料艙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在此之前使用浦項鋼鐵高錳鋼LNG燃料艙的船舶僅有現代尾浦造船在2018年交付的浦項制鐵50000載重噸散貨船“Green Iris”號。該船采用了浦項制鐵為低溫LNG和液化氣體儲存專門設計的一種奧氏體高錳鋼C型LNG燃料儲罐,儲存能力為500立方米。
此外,對于韓國造船業而言,選擇浦項制鐵的高錳鋼LNG燃料艙還可以節省向海外工程公司支付的專利技術費用。迄今為止,韓國船企建造的LNG動力船大多使用法國工程公司GTT的薄膜型燃料艙,并需要為此向GTT支付許可費。
早在今年年初,赫伯羅特就傳出了要訂造6艘23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的計劃,這筆訂單吸引了韓國大宇造船、三星重工和中國滬東中華、江南造船四家船企競爭。最初消息稱中國船企一路領先韓國,即將與赫伯羅特進行技術商談。然而,5月初赫伯羅特卻以疫情為由,一度擱置了建造計劃。
進入下半年以來,集運市場持續好轉,集運公司業績普遍增長,赫伯羅特也重啟了該項目的招標。為了爭奪訂單,在此次赫伯羅特6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競爭中,大宇造船每輪報價都提出了比中國滬東中華和江南造船還要低的價格,從而打動了船東,并最終搶走了訂單。
這是赫伯羅特首次訂造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赫伯羅特上一次訂造新船是在2015年,當時赫伯羅特在現代三湖重工下單訂造了5艘10500TEU集裝箱船。而在此之后,赫伯羅特再未涉足過新造船市場。目前赫伯羅特船隊中最大船舶為6艘19870TEU集裝箱船。
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目前赫伯羅特船隊運力約為239艘173萬TEU,包括71艘自有船舶和147艘租入船舶,運力排名全球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