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船助力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9月15日上午9點23分,長征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首次實現衛星海上商業發射,也標志著我國火箭發射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山東東方航天港工程啟動以來第一次海上應用發射。此次發射和上次有較大的差別,上次采用的是沒有動力的船,行駛速度慢,這次采取有自航能力的“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能夠快速適應海上發射任務,節約發射時間,對海上的機動十分有利。同時這艘船在國內是通用的,對于發射計劃、檔期都比較便利。
此次發射還首次實現了航天產業和發射的一體化。據介紹,火箭發射一般都在基地,而火箭和衛星的生產都在其他地方,火箭生產完后要經過運輸到基地進行發射,這樣一種分離模式,讓整個發射計劃的安排較為困難,發射效率也較低。而此次發射,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組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后,采用德渤三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縮短了火箭生產與發射鏈條,大幅提升了發射效率。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發射平臺的“德渤3”號是由中國船廠為煙臺打撈局建造的12000噸打撈工程船。
“德渤3”號于2017年1月交付,該船由上海佳豪設計,入級中國船級社(CCS),該型船是當時我國單邊抬浮力最大的打撈工程船。該船總長159.6米,最大載重2.05萬噸,單邊最大抬浮力1.2萬噸,全電力推進,具有快速調載功能。該船主要用于大型遇險破損船舶艦艇的應急搶險打撈、破損船舶的裝載與運輸,同時兼顧海上大型設備及鋼結構件、海上石油開采平臺、廠房、船舶分段等超大件的運輸任務。具備大型車輛、甩掛車輛等的滾裝能力和危險貨物適裝能力。12000噸抬浮力打撈工程船是交通運輸部救撈系統“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大裝備建設項目之一,共建造兩艘。其姊妹船“德渤2”號輪已于2016年3月9日順利交付,兩條成對協調作業最大浮力可以達到2.4萬噸,將打造雙船配合工作的全新理念。
此次海上衛星商業發射是我國商業航天史上的里程碑,為我國“一帶一路衛星互聯網”工程和“中國東方航天港”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和實施條件,為了讓更多的人觀賞到這一歷史性時刻,渤海輪渡旗下的亞洲最大郵輪型豪華客滾船“中華復興號”作為此次觀禮船近距離觀看海上衛星發射活動。
9月15日早晨7時,山東海陽港東南方向的黃海海域,海面上還霧氣縈繞,“中華復興”號客滾船運載1000多名嘉賓親臨發射現場觀禮。與之相隔三公里的是搭載著長征十一號火箭的“德渤三號”動力船。
“中華復興”號由中船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設計,黃海船廠建造,“中華復興”號總噸44200噸,總長212米,型寬28.6米,載客定額1689人,裝載車道長度3000米,可裝載大小車輛350余輛,航速19.2節,應用了上船院自行研發的扭曲舵,是目前亞洲噸位最大、載客和載貨能力最強的客滾船。中華復興號是渤海輪渡運能升級的中華系列的第一艘船,作為我國自主設計、自行建造的新型客滾船,創造了多個“亞洲之最”。
另外,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使用中星16號高通量Ka頻段衛星為此次發射活動提供全程寬帶通信服務保障。
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快速響應實施,旗下“海星通”海上衛星通信服務品牌在“中華復興號”船舶上為此次任務提供高達接收100Mbps,發射20Mbps的寬帶通信保障。
中央電視臺音視頻直播信號、中國移動基站網絡信號等均通過“海星通”Ka高通量通信服務進行傳輸,高速、穩定的傳輸服務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同時,“海星通”利用近百兆通信帶寬支撐船舶上1000余名乘客的寬帶互聯網絡接入。
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將持續優化衛星網絡平臺能力,利用衛星通信不受空間、地域限制的優勢,為海洋用戶提供高速、穩定、可靠的寬帶衛星通信服務。
東方航天港
東方航天港從整個產業規劃來說較為齊全,包括火箭的研發制造,衛星的研發制造,是真正的全產業鏈產業園。
據悉,為確保東方航天港建設高點起步,從規劃之初就聘請航天科技十二院和兵器五院開展航天港產業園區的規劃編制工作,打造“一港三區”的產業布局。一港是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按“一港兩用”的思路謀劃建設,滿足發射保障的同時,兼顧通商通航能力。三區是航天產業制造園區、航天產業配套園區、航天應用文旅園區。此外,為打造全產業鏈的產業聚集區域,結合產業規劃、現已落地項目和準備落地項目,東方航天港規劃形成了包括“一箭、兩星、一云、一館”的“1211”產業體系。“箭”即火箭研發制造,“星”即商業衛星研發制造,“云”即青島高分衛星云,“館”即航天文旅科普館。力爭用5至10年時間,謀劃打造全國首個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為一體,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為代表的低成本、高附加值、全產業鏈的商業航天產業化基地,與總部在武漢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商業航天產業化基地形成并駕齊驅的布局。
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是一項重大系統工程,煙臺將以商業化發射、市場化運營為導向,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加大全產業鏈招商力度,加快關鍵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聚各方資源和力量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航天產業發展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