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黃文燾團隊攻克中國船舶綜合電力系統關鍵技術
2020-09-16 07:53: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記者15日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黃文燾團隊聯合業內一批研究院所和相關企業,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項目“大型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協同優化與智能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經過多年潛心研究,攻克了中國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優質穩定運行4大關鍵技術難題。
這4大關鍵技術難題分別是:大功率優化變頻、電能質量協同優化、智能保護與故障自愈、能量動態智能管理,研制成功4類核心裝置和3類智能優化系統,實現綜合電力系統協同優化與智能運行。
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協同優化智能運行系統!∩虾=淮蠊﹫D
這些創新成果的研發成功使中國掌握了大型船舶綜合電力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縮短了與先進國家的距離,為中國成為造船強國打下了堅實基礎。該重大專項項目也榮獲了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型船舶綜合電力系統擔負著全船能量集中供應與統一調控的重任。在復雜多變海況與惡劣運行環境下,綜合電力系統易受各種類型擾動而導致故障頻繁,這會嚴重影響大功率變頻裝置與高精密儀器的可靠運行。同時,大型船舶的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問題也遠比同等規模陸地電網嚴峻,亟需突破。
據介紹,本次項目可謂“十年磨一劍”,前后歷經10年10余個省部級及以上專項項目積累。團隊老師年富力強,圍繞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基礎理論、關鍵技術、裝備系統3個方向,形成了老中青“傳幫帶”的良好氛圍。整個項目研發過程中,團隊成果顯著:申請發明專利40項(授權23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制定國家標準1項、團體標準2項,出版專著1部,軟著7項,論文117篇,其中SCI/EI論文79篇,他引1507次,形成4類高技術船舶電力系統首套圖紙。深化產學研合作,促進技術成果轉化,相關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東方紅3”科考船、“海洋981”半潛式鉆井平臺、“雪龍2”等80%的綜合科考船以及100%的自主產權大型箱船等。
令團隊記憶猶新的是“東方紅3”科考船的系統調試過程,這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舶電能質量與電磁兼容監控系統,在完成陸地調試后進入實船調試狀態,但遇到了信號丟失與匹配異常的一系列問題,課題組逐一檢查通信電纜信號,并完成了測試,最終在海試前兩小時,完成了這套系統的部署,為電力系統首次海試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并得到教育部海試專家的一致好評,且“東方紅3”科考船電網部分運行參數世界領先。
同時,項目核心裝備與系統還打通了高技術船舶上下游產業鏈,推動上海船舶工業高端化轉型與發展,衍生技術已拓展應用至多個配電網示范工程。
導彈驅逐艦之父潘鏡芙院士、羅安院士等專家組成員評價道:“該項目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有效支撐了船舶綜合電力系統的優質運行”。歷經數十年的攻堅克難,銳意創新,該項目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與封鎖,助力中國民用船舶電力系統關鍵裝備擺脫了“卡脖子”的困境。
對黃文燾團隊而言,獎項不僅給了他們更大的信心,同時也是一種鞭策,意味著新挑戰和新起點。他們深感責任更加重大,爭取做出更多成果和更大貢獻,成為船舶電力領域的排頭兵。
據悉,未來,黃文燾團隊將圍繞中國海洋戰略及實際需求,在高技術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智能船舶、深海纜系供配電等領域繼續深耕,攀登科技高峰,努力突破關鍵技術,為中國船舶工業的崛起貢獻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