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船廠4艘上榜!盤點2020年10艘“全球首艘”船
回顧不平常的2020年,雖然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船廠的正常運營,但仍然有不少突破性的“全球首艘”船交付運營。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促使替代燃料成為關注焦點,疫情又加速了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而“云交付”正在成為造船業的新趨勢。為此,國際船舶網搜集整理了過去一年全球交付的10艘與眾不同的“全球首艘”船,以此反映過去一年里全球船舶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1、全球首艘“成人”郵輪“Scarlet Lady”號
2月,維珍郵輪公司(Virgin Voyages)首艘僅限成人的郵輪“Scarlet Lady”號近日正式交付運營。這是全球第一艘只為18歲以上游客提供服務的“成人”郵輪。“Scarlet Lady”號也是英國傳奇億萬富豪理查德·布蘭森進軍郵輪市場的投資新建的首艘郵輪。該船由意大利Fincantieri位于熱那亞塞斯特里波南特(Genoa Sestri Ponente)的船廠建造,全船278米,寬38米,110000總噸,造價約為5億美元。
2、全球首艘“云交付”散貨船“MARKET COOPER”號
3月,南通中遠海運川崎交付了春節復工后的首艘新船“MARKET COOPER”號。“MARKET COOPER”號是一艘帶有船首樓的平甲板型散貨船,擁有5個貨艙,可以裝載谷物、煤炭、礦石和鋼材等貨物。在各艙口蓋之間的船體中心線上配備了4臺30噸甲板起重機,采用了節能型電控柴油主機,并應用了能夠提高推進性能的技術。受疫情影響,南通中遠海運川崎首次舉行了特殊的“云交付”儀式,在船東駐廠監造師、美國船級社(ABS)驗船師和船員等的共同見證下,由中遠海運重工“三八紅旗手”、南通中遠海運川崎人事部部長羅梅女士作為新船教母為之命名并開啟香檳,代替正在英國讀書、原本要來中國作新船教母的船東女兒。隨后,該公司第一時間將相關視頻和照片發給船東。
3、全球首艘24000TEU超大型智能集裝箱船“Algeciras”號
4月,大宇造船命名交付為韓國HMM(原現代商船)建造的全球首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Algeciras”號。該船全長約400米、寬61米、高33.2米,最大航速22.5節,定員23人,掛巴拿馬船旗,最多可以裝載23964個標準集裝箱,刷新全球最大集裝箱船紀錄,比此前地中海航運“MSC Gulsun”輪還可以多裝載208TEU,也因此成為全球投入運營的最大集裝箱船。
4、全球首艘“無船東”試航交付油船“Torm Stellar”號
4月,廣船國際為TORM航運公司建造的5萬噸成品油/化學品船7號船“Torm Stellar”號簽字交付。受新冠疫情影響,該船船東無法參加在3月下旬的試航,但基于雙方的充分信任和廣船國際建造船舶的過硬質量,船東直接授權廣船國際自行完成試航,相關試驗結果報備船東即可,這種操作模式在船舶行業尚屬首次。“Torm Stellar”號總長183米,型寬32米,設計吃水11米,服務航速14.5節,加裝了開式除硫系統,是一艘環保、節能、高效的新型油船。這艘船是廣船國際為該船東建造的同系列7艘船中的最后一艘。
5、全球首艘遠程“遙控”海試探險郵船“Silver Origin”號
6月,荷蘭船廠De Hoop交付了為銀海郵輪(Silversea Cruises)建造的最新超豪華探險郵船“Silver Origin”號。這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全球封鎖以來,首艘舉行現場儀式交付的郵輪。由于疫情影響,“Silver Origin”號在4月底進行了全球首次遠程運營海上航行試驗。在動態定位系統驗收測試時,由距離海試地點1800公里之外的俄羅斯圣彼得堡一家第三方機構進行遠程調試和校準,測試“Silver Origin”號在不拋錨情況下保持在10厘米固定點的能力。
6、全球首艘LNG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CMA CGM Tenere”號
9月,韓國現代三湖重工為新加坡船東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建造的第一艘14800TEU集裝箱船“CMA CGM Tenere”號順利交付,這是全球首艘LNG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將租賃給達飛輪船。該船全長366米,寬51米,深29.9米,配備了雙燃料發動機,搭載12000立方米級大型LNG燃料箱,一次加滿燃料可覆蓋亞洲和歐洲的往返航程。燃料箱由百分之九的鎳鋼制成,可以在極低的溫度下保持韌性。
7、全球首艘自航大型FPSO“MPF2”號
8月,外高橋造船為荷蘭SBM OFFSHORE公司建造的第二艘世界獨創的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MPF2簽字交付,這是全球第一艘具有自航能力的大噸位FPSO。由中國船舶集團七〇八所和外高橋造船聯合設計,總長333米,型寬60米,型深33米,排水量達到46萬噸,儲藏能力達230萬桶原油。沿用SBM公司獨創的“通用型”船體設計概念,其基礎方案是一艘儲油能力達230萬桶原油的FPSO,具備內部轉塔、外部磚塔和多點系泊系統,能滿足西非、南美等地區的海洋環境條件,適用于全球多個海域的油氣開發作業。與首制船相比,該船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按照航行船舶的要求,在機艙的尾部單獨設計2個推進器艙室,增加兩臺3860千瓦主發電機以及相關輔助系統,使其成為全球首艘可以航行的大噸位FPSO。
8、全球首艘98000立方米VLEC“Seri Everest”號
10月,浙江衛星石化在韓國三星重工建造的98000立方米全球最大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Seri Everest”號完工交付。這是衛星石化為其連云港石化項目一階段訂造的6艘全球最大VLEC中第一艘。“Seri Everest”號的船東為馬來西亞國油航運子公司MISC,衛星石化已經與MISC簽訂為期15年的租船合同。新船總長230米,型寬36.6米,型高22.8米,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乙烷運輸船,可裝載乙烷、丙烷與乙烯等原材料。
9、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集裝箱船“Yara Birkeland”號
11月,由挪威船廠VARD建造的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集裝箱船“Yara Birkeland”號完工交付。據了解,“Yara Birkeland”號將成為全球首艘零排放全自動集裝箱船,該項目由Yara與挪威康士伯海事合作研發。該船采用Marin Teknikk公司的MT207型設計,船長80米、寬15米、能夠裝載120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正常航速6節,最大航速13節。在交付后,該船預定將進行集裝箱裝載和穩定性測試,然后起航前往位于Horten的港口和測試區,為下一步自主航行做準備。
10、全球首艘大型養殖工船中試船“國信101”號
11月,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三門楓葉船廠交付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中間試驗船“國信101”號。該船總噸位約3000噸,排水量約6800噸,通過搭載多種養殖裝備,在國內海域開展大黃魚、大西洋鮭等主養品種深遠海工船養殖中試試驗,進一步優化船載養殖系統及工藝,完善深遠海養殖工船裝備研發與試驗技術體系,實船驗證艙內養殖方式及養殖裝備的兼容性、可靠性和適漁性,最大限度規避風險,為后續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的穩步開展及現代養殖的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