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發74艘船換約轉租中遠海運集運
10月30日,中遠海發發布公告,由于根據資產租賃框架協議就74艘船舶訂立的現有租約的租期將屆滿,于2020年10月30日,該公司(作為出租方)與中遠海運集運(作為承租方)訂立船舶租賃服務總協議,中遠海發集團已同意向中遠海運集運集團提供船舶租賃服務,74艘船舶將以光船租賃的方式出租予中遠海運集運集團。
公告稱,2015年12月,在中遠海運集團重組整合的背景下,公司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并將公司原有集裝箱運輸業務所涉及的股權資產整體出售給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及其下屬子公司。為實現公司集裝箱運輸業務的整體置出,公司將當時經營的集裝箱船舶和部分集裝箱資產租賃給中遠?叵聦僮庸具\營,并與中遠?睾炗喠恕洞凹凹b箱資產租賃服務總協議》。由于該協議項下公司74艘集裝箱船舶(以下簡稱“標的資產”)的租賃期限即將于2020年12月31日起陸續屆滿,經協商,公司擬與中遠?氐娜Y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于2020年10月30日重新訂立《租船總協議》,將標的資產以光租方式租賃給中遠?氐娜Y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及其下屬子公司。本次交易的金額總計為4,618,343,445美元。
本次交易的交易標的為74艘公司自有船舶或租進船舶。標的資產平均船齡為12.2年,合計運力為581,603 TEU,其中49艘船舶為9000TEU以下級別的船舶,25艘為9000TEU以上級別的船舶。該等船舶權屬清晰,不存在限制出租的情況,不涉及訴訟、仲裁事項或查封、凍結等司法措施或其他妨礙出租的情況。截至2020年6月30日,標的資產的賬面價值為人民幣27,972,742,000 元(該數據未經審計)。
公司向中遠海運集運及其下屬子公司提供船舶租賃服務的價格參照市場公允價格協商確定。交易雙方聘請國際知名的獨立航運咨詢機構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 Ltd.)出具了《中遠海發船隊租金評估報告》,并認為《租船總協議》中的租金水平反映了市場公允價格,是公允合理的。
公告稱,本次交易采取光租的方式。具體船舶租賃合同內容由交易雙方按照《租船總協議》項下框架另行協商約定,于2021年1月1日前完成簽署。租賃期限:自有船舶:租賃期限自 2021年1月1日至每一船舶船齡滿25周年之日止;租賃進船舶:租賃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至每一船舶船齡滿25周年之日止,且符合公司和原船東光租租約的租賃期限要求。公司承諾在本協議簽訂之前,已就將船舶轉租給中遠海運集運獲得原船東或貸款銀行的書面同意(如需),公司將繼續承擔原光租協議或融資貸款協議項下的相關責任和義務。每一船舶的租賃期限屆滿后,中遠海運集運或其下屬子公司應按照雙方在具體合同中達成的約定,向公司歸還該等船舶。
公司向中遠海運集運及其下屬子公司提供船舶租賃服務的價格參照市場公允價格協商確定。交易雙方聘請國際知名的獨立航運咨詢機構 Drewry 出具了《中遠海發船隊租金評估報告》,并認為《租船總協議》中的租金水平反映了市場公允價格,是公允合理的。本次交易的總計金額為 4,618,343,445 美元,雙方同意根據具體船舶租賃合同的約定分20年支付。對于租期內各船舶的光租租金,中遠海運集運按照每 15 天提前預付結算。
《租船總協議》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協議的有效期為自生效之日起 20 年。
中遠海運表示,公司致力于以航運金融為依托,發揮航運物流產業優勢,服務于上下游產業鏈;打造以航運及相關產業租賃、集裝箱制造、投資及服務業務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以市場化機制、差異化優勢、國際化視野,建立產融結合、融融結合、多種業務協同發展的「一站式」航運金融服務平臺。
本次交易于會計核算上視同融資租賃交易處理,于租賃開始日,本公司將終止確認標的資產的賬面價值,改為確認租賃交易的應收融資租賃款并確認初始轉換損益。本公司預計將確認(未經審計)稅前轉換收益約人民幣 370,498,000 元。
通過本次交易,中遠海發可繼續向中遠海運集運租賃標的資產,從而保障公司在標的資產剩余可使用租期內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同時發揮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運輸主業賦能的重要作用,同時鞏固公司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各產業集群中的戰略地位。
據悉,中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遠海發39.28%股份,是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100%股權,是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由于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直接及通過中國遠洋運輸有限公司間接合計持有中遠? 46.22%,亦為中遠?氐拈g接控股股東,中遠?爻钟兄羞h海運集運 100%股權,因此,中遠海運集運屬于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公司。
中遠海運集運截至2019年末,資產總額 996.38 億元,所有者權益 170.4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 157.59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985.63億元,凈利潤11.58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47億元。
